合理的水路設計使得型腔表面的模溫盡可能一致。必要時,在局部壁厚較大或者散熱不好的區域加強冷卻。在筋對應的模面加強冷卻,使得表面固化層較快形成,當表面固化層較厚時,剛性較大,不容易產生縮痕。
當形成筋的動定模對應面都是鋼材時,容易產生縮痕,若在筋的下面改成陶瓷或者塑料鑲件,使得上面的固化層形成較快,剛性較大,后固化的塑料向內吸入,上面不至于塌陷,也可以防止縮痕產生。
制件的澆口應設計在壁厚大的區域,或者靠近縮痕和縮孔出現的位置,以利于保壓補縮。大連工程塑料制品澆口的尺寸應足夠大,減緩澆口的冷卻,使得更多的熔體能在保壓階段進去型腔中補縮。一般情況下,澆口厚度不應小于壁厚的50%,能達到壁厚的80%。
優先選用圓形流道,因為圓形流道的有效截面積大,其次是梯形流道,工程塑料廠家建議不要選用半圓形流道。流道的有效截面越大,保壓補縮的能力越強,制件越不容易出現縮痕或縮孔。此外,流道的尺寸應足夠大,減少充模阻力,給型腔提供足夠大的保壓壓力。
在三板模中常使用到拉料桿,拉料桿的設計應避免伸到流道中,造成流道的有效截面變小,充模阻力增加,不利于制件的保壓補縮。對于聚碳酸酯(PC)等流動性較差的材料,尤其需要注意拉料桿的設計,避免流道壓力損失過大引起實際保壓不足,導致制件產生縮痕或縮孔。
模具的排氣順暢,注塑時可以采用較高的壓力和速度,保壓補縮的效果更好,降低縮痕或縮孔產生的可能性。典型的排氣槽設計,根據材料的不同,排氣槽的深度也會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排氣槽的長度不能過長,較好在2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