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能去毛刺(TEM)是一種熱輔助的化學反應,熱能產生于加壓密閉空間內的天然氣和氧氣燃燒,爆破僅僅持續20毫秒,但是溫度可達到2500~3000攝氏度,壓力可達40MPa,工程塑料零部件工件的溫度通常可以達到150攝氏度(鋼鐵)和55~60攝氏度(鋁)。由于選用純氣體作為媒介,所以大部分的熱能可以通過工件表面消散掉,不會給工件本身帶來任何二次污染,同時可以保證工件本身無劃痕、任何小孔內毛刺都可去除、不會留存任何磨料及殘渣污染物。
在復雜零件上進行符合表面拋光質量標準的加工對制造業而言是個挑戰,尤其是在生產時間緊迫的時候。熱能去毛刺作為一種特種加工技術,滿足了復雜零件表面的精密處理要求。由于氣體的可達性好,無孔不入,能均勻地去除零件任意部位的毛刺,包括手工無法到達的部位、零件內孔交接處,甚至盲孔里的毛刺,具有去除毛刺、飛邊而又不影響和損傷零件的尺寸或金相結構的特點。
具體而講,熱能去毛刺既可以去除使用鏜孔、鉆孔或切割加工后附著在零件上的毛刺,又可去除鋅、鋅合金或鋁壓鑄模具的毛邊,還能去除陷入隱秘區域的機械加工顆粒,且加工后不需要檢驗是否有未去除和未除凈的毛刺,效果可靠且效率高;相類似的零件,即使尺寸略有不同,也可以放在一起處理;對于尺寸不同的零件,只需稍微調整某些加工參數,甚至不用改變時間就能進行處理;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并保證了零件的質量和壽命。
眾所周知,在汽車行業中,齒輪型材、油管或一些交叉孔上的毛刺會導致傳動潤滑油污染,從而帶來嚴重后果。在航空領域的軸類和齒輪等零件加工過程中,因為加工或是各種原因導致零件本身出現很多的毛刺以及飛邊,這些毛刺飛邊機動性的產生很大影響。然而,傳統手工毛刷為這些行業的零部件去毛刺不但費時,而且需要支付昂貴的檢測費,即便價格談妥,也不能全面保證零件組裝后的運行效能。
相對于傳統手工去毛刺方法,熱能去毛刺可以處理多種材料:鋅、鋁、銅、鋼、不銹鋼、鑄鐵,以及熱熔塑料和特種材料等零件。由于熱能去毛刺的加工效率極高,用于生產的直接成本低廉,特別適合大批量連續生產環境使用,是機械、液壓、壓鑄、汽車、航空等領域規模化工業生產的高效加工方法。